TAGBAR
中文(繁體)
時事評論
所有
類別
經濟
房屋土地
交通運輸
政制發展及管治
社會福利
醫療服務
教育
環保及保育
科技及創新
區域合作
國際透視
體育及文化藝術
所有
時間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政制發展及管治
優化公務員招聘 強化賞罰制度
鄭迪珉同學
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

行政長官李家超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提及的政策,均具前瞻性及覆蓋層面廣泛,展現了敢於擔當、突破思維的管治模式,有助推動本港的長遠發展。《報告》特別強調政府施政需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及提高治理水平。針對前者政府建議吸納愛國愛港優秀人才加入政府、各委員會和公營機構。而就後者則建立「以結果為目標」的團隊文化,就指定項目訂立約110個不同指標,當中便列明績效指標(KPIs),以及強化公務員管理,包括更新《公務員守則》、強化賞罰制度、優化培訓和動員機制。

良好的政治人才任用機制對國家及地區的建設和發展相當重要,當中涉及到背後的頂層設計和由此衍生的制度、政策及機構。因此特區政府需要制定一套長遠發展和任用的戰略部署,吸納更多「愛國者」加入管治香港,而遴選招聘及獎懲機制便是重要一環。

在遴選招聘公務員期間,政府應該加入「政治意識」考核,讓真正瞭解國情和政治現實的「愛國者」管治香港,真正吸納愛國愛港優秀人才加入政府。現時為確保新聘的公務員對《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有基本的認識,新式的公務員綜合招聘考試將《港區國安法》納入考核範圍,令該測試更切合有關公務員職位的要求。然整個考核缺乏了對投考者國情認知的全面評估,例如考核並未有覆蓋國家《憲法》、國家制度與政策、以及國情常識,因而出現公務員對「國家觀念」的不太重視,無法形成正確責任倫理的情況。政府應按時審視遴選及招聘機制,加入更多國情元素,並把國家《憲法》、制度與政策等議題納入考核範圍,確保公務員理解國家政治制度及政府的組織架構和管理體制。

參考內地的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分為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其中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而2022年軍隊文職考試公共科目試題,考核內容與國情、近代政治史及社會形勢有很大的關連,而非單純考核法律條文。香港也應該參考這種考核方向,避免公務員日後成為只着重條文的法條主義者。

加入政府後,公務員需依照各部門所制定的KPI,以結果為目標,評估措施成效,確保結果有明確、量化的成效目標可依,令工作得以持續。筆者建議加強KPI評分制度,從而有效識別優秀的公務員。做法可參考新加坡設立的KPI制度,根據設立的KPI決定公務員晉升,除績效評核外,亦考慮潛能如領導質素、培訓課程等。評核分為5級,初步評級其後會換算為同一職級人員之間的先後排名次序以作比較,藉此確保評核標準一致,再從整體公務員中識別表現最佳者,獲評首三級評分的公務員可獲發約數月的薪酬作「表現花紅」。有關名單亦由法定人事委員會最終核實及通過,其決定對個別公務員的花紅、增薪及晉升機會有重要影響。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人才工作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不斷加強和改進知識分子工作,鼓勵人才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香港特區政府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着眼服務大局,為新時代人才工作舉旗定向,回答好「為誰培養人,培養甚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性問題。

本文於2022年12月6日在思考香港上刊登。